rectangle

EXTRANS 将物流的力量推动到全世界.

旭晖空运国际 -第44周物流更新-2025

📌 本周物流亮点概览
本周物流领域以人工智能创新与跨境网络扩张为主导。中国香港推进低空物流新航线,中国多个港口则扩大智慧运营与绿色航运。国际上,主要物流企业推出AI驱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东南亚跨境互联达到新里程碑——全球供应链效率与韧性得到增强。

 

中国
香港
🔹 首条离岛无人机航线开通(10月28日):
香港于10月28日正式开通首条离岛无人机物流航线,连接数码港与长洲岛,全长12公里,由丰翼科技与顺丰香港在政府低空监管沙盒下运营。该航线运输医疗物资与检测样本仅需20分钟,较海运快60%,无人机配备实时追踪与紧急降落系统。航线将于12月扩展至南丫岛,每日运营5个往返班次,满足离岛居民医疗需求。

🔹 低空经济峰会签署8项跨境合作协议(10月30日):
在10月30日的香港国际低空经济峰会延伸活动上,签署了8项合作协议,涵盖电动垂直起降货运试验、跨境物流标准与人才交流。合作方包括内地无人机龙头与新加坡物流企业,计划于2026年一季度前测试10条香港至大湾区跨境新航线。协议旨在规范低空运营并提升区域物流连通性,初期投资2亿港元。

 

深圳
🔹 沃行科技推出AI物流平台CargoWareX(10月29日):
上海沃行科技10月29日在深圳发布AI原生全球物流协作平台CargoWareX,作为集成询价、履约与追踪的“超级控制塔”。该平台基于大语言模型能力,将跨境报价时间从天级缩短至分钟级,实现货主、承运人与海关的实时协同。超50家物流企业(包括全球前十第三方物流)已签约年底前试点,目标降低供应链沟通延迟40%。

🔹 盐田港新增15艘零排放船舶(10月27日):
盐田港10月27日与马士基、中远海运、长荣海运合作,新增15艘零排放集装箱船。这批3000标准箱船舶运营于深港澳航线,采用绿氢动力与能量回收系统,年减碳8000吨。港口还升级50台电动龙门吊,通过AI优化将环保货物处理能力提升30%,运营成本降低18%。

 

广州
🔹 中欧卡航新增巴黎线路(10月26日):
广州交通集团物流10月26日将中欧TIR卡航服务延伸至巴黎,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与波兰华沙。这条21日“门到门”线路运输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与光伏组件,比传统铁路快35%、比空运便宜60%。目前广州已连通8个欧洲城市,周班次增至5班,专用清关通道将边境等待时间压缩至2小时内。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与华为,寻求高价值货物稳定运输。

🔹 对东盟汽车出口激增32%(10月29日):
广州港本周对东盟汽车出口达1.85万辆,同比增长32%,受电动汽车强劲需求推动。10月29日新增第四条至曼谷的周班滚装船服务,使用2800车位船舶并配备专用充电设施。比亚迪与广汽新能源车占出货量65%,瞄准泰国电动车补贴政策与印尼电池制造中心,准时交付率超98%。

 

上海
🔹 洋山港全面部署AI船舶交通系统(10月31日):
洋山港10月31日提前完成AI驱动的LNG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全面部署,以应对冬季供暖需求。系统通过5G与物联网传感器集成实时天气、潮汐数据与泊位信息,将LNG船靠泊时间缩短3小时,碰撞风险降低60%。该系统处理全国80%的LNG进口量,支持北方冬季能源需求,运营可靠率达99.9%,并与全国管网无缝对接。

🔹 京东物流获20套自动化仓库订单(10月27日):
京东物流10月27日宣布其AI驱动自动化仓库原型获20份预订单,此前曾在CeMAT ASIA 2025展会展示。该系统使用400台移动机器人、3D视觉与自适应AI算法,每小时处理6000订单——效率为人工2.2倍,错误率低于0.01%。客户包括阿里物流与区域零售商,计划2026年在12座中国城市安装,预计降低仓储人力成本55%。

 

天津
🔹 冬季LNG输送量达50万吨(10月28日):
自10月22日冬季供应启动以来,天津港中石化LNG接收站已输送50万吨LNG,通过管道服务京津冀。本周处理3艘LNG船,包括利比里亚籍“全球能源”号,专用绿色通道确保靠泊与卸货零等待。该接收站目标在2026年3月前供应26亿立方米天然气,仓储能力提升20%以应对冬季用气高峰。

🔹 天津-莫斯科班列出口200辆新能源车(10月26日):
天津港10月26日通过铁海联运向莫斯科发运200辆比亚迪电动车,周环比增长33%,体现中欧班列新能源车出口增长。该线路使用配备消防系统的温控车辆,运输时间14天——比海运快40%。当地车企计划在2026年2月前将月出口量提升至6000辆,依托该线路95%的准时交付率。

 

青岛
🔹 南美航线运力提升25%(10月29日):
青岛港10月29日将南美西海岸航线运力提升25%,新增每周第二班停靠智利瓦尔帕莱索,并投入1.4万标准箱大型船舶。该航线现周运力3750标准箱,受拉美需求推动,太阳能板与农用机械出口增长18%。至秘鲁利马的运输时间缩短2天(至28天),并推出环保货物“绿色关税”折扣,吸引12家新货主。

🔹 青岛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投用(10月27日):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10月27日启用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成为国内首个双超大型矿石泊位港口。全自动化“数字智能码头”采用AI驱动的iGTOS系统与5G设备,年处理矿石5600万吨,支持中国钢铁业24/7运营,卸货时间减少30%,年减碳1.2万吨。

 

国际
越南
🔹 中越铁路货运量达2.5万标准箱(10月29日):
本周广西至越南跨境班列运量达2.5万标准箱,增长14%,“快通模式”使边境延误减少50%。服务每周运行16班,将电子、纺织与汽车零部件从中国25个省运至胡志明市与河内。越南铁路将于12月升级3个边境站,单列运力提至1800吨,并引入区块链货物追踪,目标将货损降至近零。

🔹 胡志明港转运量增长15%(10月30日):
胡志明市凯莱港本周处理31.6万标准箱,周环比增15%,受中国货物转运至欧美推动。10月30日新增两条至深圳支线,转运时间缩至36小时,区块链清关系统覆盖95%货物、1小时内处理完毕。另升级10台龙门吊以应对大船,目标成为东南亚顶级中转枢纽。

 

韩国
🔹 釜山港与青岛合作智慧物流(10月27日):
釜山港务局10月27日与青岛港签署智慧物流合作协议,聚焦AI码头运营与数据共享。合作整合双方数字孪生平台,实现货物实时可视,两港间中转时间缩短20%。联合工作组将于2026年一季度启动试点,测试自动化交箱与统一清关,优化东北亚-欧洲线路。

🔹 大韩航空医药航班增至每周5班(10月28日):
大韩航空10月28日将仁川-新加坡医药专线增至每周5班,使用温控波音777F货机与主动冷却系统。该航线周运225吨疫苗、生物制剂与医疗设备,保持100%准点率并符合良好分销规范。服务迎合东南亚医疗需求增长(年增25%),计划2026年增停曼谷。

 

美国
🔹 C.H. Robinson推出AI代理供应链(10月27日):
全球第三方物流C.H. Robinson 10月27日发布代理供应链平台,基于每年3700万票货运数据构建的AI生态系统。平台自优化路线、预测中断并自动化订舱与追踪,集成其持续物流规划器。该平台为企业客户减少30%供应链低效,提供实时成本对比与碳足迹追踪——契合企业可持续目标,手动工作量降低45%。

🔹 Acceliot推出AI射频识别仓库方案(10月30日):
Acceliot公司10月30日发布智能空间门户架构,为AI驱动的射频识别平台,将仓库坞门转为智能控制点。平台兼容现有射频识别设施,无需新硬件即可实现托盘与货物实时可视,消除人工录入并将库存盘点错误减少90%。方案兼容主流仓储管理系统,已被15家美国物流企业采用,目标降低仓库工时30%。

 

孟加拉国
🔹 吉大港湾码头处理1.8万标准箱(10月28日):
吉大港湾码头本周处理1.8万标准箱,增长20%,新设施加速运营。10月28日向欧洲发运600辆电动摩托车,AI装载系统使处理时间较旧码头减少60%。依托天津港专属24天服务,该码头配备现代化堆场与自动化闸口,目标2026年1月达满负荷(年40万标准箱),降低对新加坡中转的依赖。

🔹 孟加拉-印度铁路货运达1400吨(10月26日):
孟加拉-印度跨境铁路本周运输1400吨水泥、纺织品与加工食品,周环比增17%。10月26日新增第五班周班列车,升级车厢与简化清关使运输时间缩至9小时。延伸至尼泊尔的路线谈判将于12月完成,计划2026年一季度试运农用机械,目标提升区域贸易25%。

 

缅甸
🔹 仰光港扩大冷链能力(10月29日):
仰光港10月29日升级冷链设施,-20°C冷冻库容增100吨至总量250吨。仓库配备太阳能制冷与物联网温控系统,服务30家出口商每周向东盟出口250吨海鲜、大米与水果。损耗率保持在2%以下(升级前为15%),计划2026年增建-40°C冷冻区用于肉类,获世界银行500万美元可持续物流赠款支持。

🔹 缅甸航空提升新加坡货运至45吨/日(10月31日):
缅甸国际航空10月31日将仰光-新加坡日货运能力提至45吨,使用升级的空客A321-200P2F货机。农产品出口(占65%)包括大米、豆类与干果,马来西亚电子产品进口月增25%以支持本地制造。航空公司增开深夜航班避堵,周吞吐量预计11月达315吨,计划2026年一季度开通仰光-吉隆坡货运航线。

Share this article :

back-to-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