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tangle

EXTRANS 将物流的力量推动到全世界.

旭晖空运国际 -第31周物流更新-2025

📌每周物流要闻

本周物流热点速递: 香港建设港口社区系统(PCS),2026 1 月运营,将实现粤港一单两报;深圳开通盐田港 - 小漠港空箱驳船航线,服务新能源汽车出口;广州港上半年外贸集装箱增 21.2%,成华南新能源汽车出口枢纽;上海机场 - 松江综保区前置货站试运行,通关效率升 30%;天津发布跨境便利化措施,进口提箱时间缩至 20 分钟;青岛港新增 11 条集装箱航线,成北方全向辐射枢纽。国际方面,越南马士基上调多航线附加费,推高出口成本;韩国釜山港自动化码头扩建竣工,年处理能力增 130 万标箱;美国取消跨境电商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加剧物流成本与合规压力;孟加拉国吉大港严重拥堵,20 艘集装箱船滞留 9 天,港务局提议减船遭反对,根源在基础设施滞后与外部干扰,冲击贸易;缅甸仰光港恢复运营,8 月计划停靠 60 艘次,但设备老化和地缘问题存隐忧。

 

中国香港
🔹 港口社区系统(PCS)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在数据峰会上宣布,香港正全力构建港口社区系统(PCS),目标是连通海陆空运输全链条信息,实现货物状态实时透明化。PCS 将与广东省电子口岸对接,推动 “一单两报” 机制,即企业只需提交一次数据即可完成粤港两地报关,预计可缩短 30% 的跨境物流时间。此外,香港已与内地合作建立 “铁海陆江” 多式联运网络,例如通过高铁接驳驳船运输成都、重庆等地的跨境电商货物,并计划利用内地运河系统优化枢纽机场与港口的衔接效率。陈美宝透露,PCS 的核心系统将于 2026 年 1 月正式投入运营,目前 LSCM 物流研发中心已与业界开展货流验证和融资场景的试点,部分企业已通过该平台降低信贷成本并缩短审批周期。

 

中国深圳
🔹 深港物流协同再突破:盐田港 - 小漠港空箱驳船航线开通

8 月 1 日,深圳港集团正式开通 “盐田港 - 小漠港” 空箱驳船航线,这是深圳首次通过 “海上快车道” 模式为比亚迪深汕工厂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务。该航线整合盐田国际、利高船务等资源,实现空箱从盐田港区直送小漠港,再由拖车接驳至深汕工厂装货,最终返回盐田港出口。全程 “一站式” 服务大幅压缩物流成本,尤其为新能源汽车及散件(KD 件)出口提供高效支撑。深圳港集团表示,此举标志着深港物流协同从传统港口业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未来将逐步扩展至电子、医药等更多行业。

 

中国广州
🔹 港口枢纽效能持续领跑,外贸集装箱增速全国第一

根据广州市港务局 7 月 29 日发布的数据,2025 年上半年广州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 21.2%,首次超越内贸箱量成为增长主引擎,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 13.28%,集装箱班轮航线达 285 条(其中外贸航线 179 条),国际航运中心指数升至全球第 12 位。值得关注的是,广州港通过海铁联运、江海联运在内陆建立 “隐形港口网络”,上半年净增 7 条外贸航线,商品汽车接卸量达 72 万辆,二手车出口同比激增 415.4%,成为华南地区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核心枢纽。

 

中国上海
🔹 区港联动创新:上海机场 - 松江综保区前置货站正式试运行

7 月 28 日,上海机场 - 松江综保区前置货站启动出口业务试运行,这是上海首次在综保区设立航空前置货站。通过 “区港联动 + 智慧监管” 模式,货物可在抵达机场前完成报关、查验、安检等全流程,整体通关效率提升 30%,物流成本降低 15%。试运行首日,首单跨境电商货物通过该货站完成从申报到装机的全链条操作,标志着上海在 “机场功能前置化” 领域取得突破。该货站未来将通过专用通道与浦东、虹桥机场无缝衔接,重点服务松江、奉贤等工业大区的电子、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业出口,预计年处理能力达 50 万吨。

 

中国天津
🔹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持续落地,通关效率再创新高

7 月 30 日,天津口岸发布《2025 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措施》,明确优化出口锂电池检验监管、扩大进口机动车 “两证合一” 试点等 12 项举措。其中,海关 “多点作业、快速验放” 模式使进口提箱时间从 4 小时缩短至 20 分钟,带电货物航空运输安检流程简化后,平均通关时间压缩 30%。此外,天津港与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公司合作的 “天津港 — 塔什干” 中亚班列在当周常态化运营,运输成本较传统线路降低 20%-30%,成为中乌经贸往来的 “黄金通道”。

 

中国青岛
🔹 青岛港上半年航线扩展成果发布,北方唯一全向辐射超级枢纽地位巩固

7 月 28 日,青岛港公布 2025 年上半年航线建设成果,新增 11 条集装箱航线、4 条件杂货航线和 5 条海铁联运线路,其中东南非直达快航周班和中美洲滚装航线的开通,使青岛港成为北方地区唯一实现 “欧洲 — 地中海 — 非洲 — 南美” 全向辐射的超级枢纽。截至 6 月底,青岛港集装箱航线突破 230 条,覆盖全球 180 多个国家、700 多个港口,RCEP 及 “一带一路” 沿线航线占比超 60%。新增的达飞海运中南美线、中外运集运海防线等航线,进一步加密了对新兴市场的覆盖,助力 “中国制造” 直达全球主要消费市场。

 

越南
🔹 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上调多条航线附加费,越南出口成本结构性变化

7 月 28 日起,马士基对越南等远东地区至欧洲、地中海、非洲及南亚的航线实施旺季附加费(PSS)上调。具体调整包括:

  • 欧洲及地中海航线:20 尺柜附加费增加 250 美元,40 尺柜增加 500 美元,覆盖土耳其、埃及、以色列等关键市场。
  • 非洲及南亚航线:至南非、毛里求斯地区的 40 尺柜附加费新增 1000 美元;至印度、巴基斯坦的航线每柜加收 200 美元。
  • 大洋洲航线:8 月 1 日起,越南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的 40 尺柜附加费上调 600 美元。

此举反映全球航运市场对非美航线需求的结构性转移,越南作为制造业出口大国,电子、纺织等品类的物流成本将面临阶段性压力。分析指出,马士基的调价策略与美西航线运价暴跌 70% 形成对比,凸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提升。

 

韩国
🔹 釜山港自动化码头扩建竣工,东北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

7 月 29 日,釜山港西集装箱码头 2-6 期工程提前 6 个月竣工,新增 2 个 5 万吨级泊位及配套自动化堆场。该项目投资 1.8 亿美元,采用韩国国产 AGV(自动导引车)和 AI 调度系统,预计年处理能力提升 130 万标箱,整体作业效率提高 25%。至此,釜山港全自动化码头占比达 40%,成为全球首个实现 “码头操作 - 堆场管理 - 海关监管” 全链条数字化的枢纽港。韩国海洋水产部表示,此举将强化釜山港在中美贸易航线中的竞争力,尤其对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等高端制造业供应链形成支撑。

 

美国
🔹 特朗普政府取消跨境电商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物流成本与合规压力骤增

7 月 30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暂停 “小额豁免”(De Minimis)政策,自 8 月 29 日起,通过 FedEx、UPS 等私营物流渠道进入美国的价值低于 800 美元的商业包裹将不再享受免税待遇,需缴纳全额关税。这一政策直接冲击 Temu、Shein 等跨境电商平台,其通过 “低价直邮 + 免税” 模式建立的成本优势被削弱。数据显示,2025 财年非中国小额包裹量已从 2024 年的 1.15 亿件飙升至 3.09 亿件,其中电子、纺织品类占比超 60%。

政策调整导致跨境物流链条重构:

  • 成本上升:私营物流渠道运费可能因关税代缴服务增加 15%-20%,部分中小卖家被迫转向国际邮政系统,但需面临 80-200 美元的从量税或从价税。
  • 时效延迟:海关申报流程复杂化,预计单票清关时间从平均 2 小时延长至 4 小时,部分港口可能出现货物积压。
  • 供应链转移:亚马逊、沃尔玛等企业加速在墨西哥、越南布局海外仓,通过 “第三国中转” 规避关税,预计 2025 年底前墨西哥跨境电商仓储面积将增长 40%。

 

孟加拉国
🔹 吉大港严重拥堵引争议:港务局提议减船遭反对

截至 7 月 30 日,20 艘集装箱船在外锚地滞留长达 9 天,堆场利用率超 77%,港务局提议将运营船舶从 118 艘削减至 96-100 艘以缓解压力,但遭航运代理协会(BSAA)强烈反对。协会指出,拥堵根源在于基础设施滞后(门式起重机故障、拖车短缺、堆场不足)及外部干扰(学生抗议、海关罢工),而非运力过剩。吉大港承担孟 90% 海运贸易,此次危机直接冲击服装出口(占全球 12%)及电子进口,马士基等航司被迫加收拥堵附加费(50-80 美元 / TEU)。

 

缅甸
🔹 仰光港恢复运营,8 月船期密集但隐忧犹存

尽管 7 月 24 日的强风导致仰光 Botahtaung 港口集装箱处理暂停 3 天,但至 7 月 28 日已全面恢复运营。8 月船期表显示,中远海运、CMA-CGM 等公司计划停靠 60 艘次,其中 11 个航次由中远海运主导。然而,以下问题仍需关注:

  • 设备老化风险:仰光港门式起重机故障率较去年同期上升 30%,部分货主选择支付溢价使用新加坡 PSA 集团管理的亚洲世界港口码头(AWPT),其处理效率较传统码头高 20%。
  • 地缘政治影响:德林达依省冲突可能导致部分船公司调整航线,如地中海航运(MSC)已将 20% 的东南亚货物分流至泰国林查班港。

 

Share this article :

back-to-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