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物流要闻
本周物流热点速递: 中国香港启动闽粤港 “跨境一锁” 快速通关,压缩货运时间与成本,推动大湾区协同。深圳机场国际航线优化,客流量创新高,新增航线提升枢纽吸引力。广州上线全国首个跨境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覆盖全业态,为企业节约成本。上海海关优化措施提升跨境电商物流保障,机场运力增强。天津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推动智慧物流合作。青岛港新增中东航线,强化枢纽地位。越南开通新海运航线,中越准轨铁路获批。韩国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调整供应链。美国因红海航运危机,物流成本激增。孟加拉国贯通中孟海公铁联运新通道,缩短时效。缅甸恢复克耶邦交通线,利好翡翠贸易。
中国香港
🔹 闽粤港 "跨境一锁" 快速通关业务正式启动
7 月 9 日,福州关区首票闽粤港 "跨境一锁" 快速通关业务成功发车。该模式将海关总署 "公路跨境快速通关" 改革与香港海关 "多模式联运转运货物便利计划"(ITFS)结合,通过安全智能锁与 5G 物联网技术实现 "一次申报、一次查验、全程直通"。货物从福州启运至香港仅需 16 小时,较原模式压缩 6-8 小时,综合物流成本降低 28%,显著提升闽粤港三地跨境物流效率。此项目落地后,福建全省物流通道实现覆盖,进一步推动大湾区物流协同发展。
中国深圳
🔹 深圳机场国际航线网络持续优化
本周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客流量突破 300 万人次,创历史新高618。暑运首周新增深圳 - 马累航线(马尔代夫航空),并计划在暑运期间新开加密暹粒、金边等航线,国际及地区航点总数有望突破 50 个。深圳机场通过引入阿联酋航空等国际航司,优化中转服务设施(如 AI 翻译设备、淋浴间等),进一步提升作为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的吸引力,为跨境电商和高端制造企业提供更高效的物流支持。
中国广州
🔹 全国首个跨境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在广州上线
7 月 10 日,广州跨境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跨境电商全业态覆盖、国际物流仓储资源全方位整合、贸易背景信息全链路融合的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统一入口整合物流链、数据链、服务链、资金链,构建 “四链融合” 体系,支持跨境电商 9610(零售进出口)、9710(B2B 直接出口)、9810(海外仓)及 1210(保税电商进出口)全业态,提供跨境物流仓储协同、在线询仓订仓、通关申报、跨境结算、出口预退税等一站式阳光化服务。例如,企业可通过平台实现 “一次集中预审、多机场联合共享、多端快速出货”,每票货物平均节省纸质单据 5 份以上,减少跑腿次数 4 次以上,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 1000 万元。目前,拓威天海国际物流、贝法易等优质服务商已入驻平台,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大湾区物流资源高效联动。
中国上海
🔹 上海跨境电商物流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上海海关持续优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针对 “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及医疗器械等重点商品,通过 “差别化合格评定” 试点缩短通关时间。例如,7 月 7 日查获的侵权潮玩案件中,海关采用智能审图与人工查验结合,快速识别伪瞒报行为,保障合规商品高效流通。此外,上海机场暑运期间国际及地区客流量突破 300 万人次,新增至马累等航线,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密集的航空运力支持。
中国天津
🔹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推动智慧物流合作
7 月 11 日,2025 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在天津召开,推动 13 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签约,其中涉及智慧物流领域的中乌电商生态体系、智能网联汽车国际数字化产教融合等项目,将促进上合组织国家在跨境物流数据互通、标准共建等方面的合作。论坛还发布了中国 - 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典型案例,涵盖智能制造、能源数字化等六大领域,其中上合示范区 “海陆空铁” 多式联运智慧物流项目通过 AI 调度系统和三级全球仓网体系,大幅提升跨境贸易效率。
中国青岛
🔹青岛港新增国际航线强化枢纽地位
7 月 8 日,全球航运巨头「双子星联盟」的 FM1 中东航线在青岛港正式启航,这是青岛港今年新增的第 11 条集装箱航线。该航线覆盖东北亚、中国沿海与中东核心港口,投入 8 艘大型集装箱船舶运营,进一步织密全球物流网络。今年上半年,青岛港累计新增航线 11 条、国际中转通道 6 条、海铁联运线路 5 条,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 7.8%,稳居全国第四。
越南
🔹 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取得突破
7 月 12 日,"连云港 — 海防 — 胡志明" 航线(ECX 越南航线)实现首航。该航线由 "海安玲" 轮执航,搭载 1025 标箱从连云港出发,将华东地区与越南南部港口的海运时效缩短至 5 天。这是继宁波 — 河内客运航线(7 月 1 日开通)后,中越在 "海陆空铁" 立体物流网络上的又一布局。此外,中越准轨铁路项目(老街 — 河内 — 海防段)于 7 月 6 日获得越南政府最终批准,计划 2025 年底动工,2030 年建成后将使跨境铁路货运能力提升 3 倍。
韩国
🔹 关税政策冲击国际物流供应链
7 月 7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 8 月 1 日起对韩国出口美国的汽车、半导体等产品加征 25% 关税,并禁止韩国采取反制措施。这一政策直接冲击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现代汽车、三星电子等企业被迫调整供应链布局。据韩国贸易协会测算,若关税持续半年,至少 30 家零部件供应商将面临破产风险,釜山港发往美国的货轮已出现航线调整和订单取消现象,部分货物转向东南亚港口中转。此外,美国还要求韩国限制中国商品经韩转口贸易,韩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已查扣价值 295 亿韩元(约 1.5 亿元人民币)涉嫌原产地造假的中国商品,其中 97% 的目的地为美国。
美国
🔹 红海航运危机引发全球物流连锁反应
7 月 7 日,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美国货轮在红海遭遇伊朗 “霍尔木兹 - 2” 反舰导弹袭击,6 枚导弹全部命中目标,导致船体严重受损。此次事件直接触发以色列港口安全机制 —— 所有与伊朗有贸易往来的船只被禁止进入以色列港口,迫使原定停靠海法港、阿什杜德港的数百艘货轮改道埃及塞得港或约旦亚喀巴港。这一变动使美国与中东的跨境物流成本激增:从美国东海岸至以色列的海运时效延长 3-5 天,单箱运输成本增加约 400 美元。受影响货物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医疗物资等高价值商品,部分企业已启动 “中欧班列 + 红海绕行” 的替代方案。
孟加拉国
🔹 中孟海公铁联运新通道正式贯通
7 月 4 日首发的 “郑和号” 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在 7 月 7 日至 13 日期间引发持续关注。该班列从中国昆明出发,经中老铁路至老挝万象后,通过接驳公路至泰国拉廊港,最终海运抵达孟加拉国吉大港,全程仅需约 18 天,较传统经马六甲海峡的路线缩短近 17 天,运输距离减少 1/3。此通道的开通不仅绕开马六甲海峡,更将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市场紧密连接,为 “云品出海” 提供高效路径。例如,云南蔬菜通过该线路 3 日内即可抵达吉大港,较传统海运时效提升 50% 以上。
缅甸
🔹 克耶邦交通线恢复打通翡翠贸易物流命脉
缅军在 7 月 7 日至 11 日期间完成对克耶邦重镇 Moebye 至 Loikaw 剩余 4.5 公里道路的清剿,恢复 “垒固 — 莫比 — 贝贡 — 宾朗” 核心物流通道。该路线控制着缅甸翡翠原石运输命脉,此前因克耶民族防卫军(KNDF)活动一度中断。道路打通后,缅军计划重启莫比镇玉石拍卖,预计每周可恢复运输翡翠原石超 50 吨,单柜运输成本较绕行路线降低 30%(约 800 美元 / 柜)。此举将直接影响全球翡翠供应链 —— 中国云南瑞丽玉石市场 70% 的毛料来自该通道,预计下周起国内翡翠价格波动幅度将收窄至 5% 以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