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物流要闻
6 月 9 日 - 13 日,多地物流动态频现。深港共建的东莞 — 香港空侧联运枢纽运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升级。广州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上海危险品恒温物流受关注。天津 — 成都汽车零配件快运班列运行满周年,青岛港新增国际货运航线。越南海防港新码头投运,韩国新增至鄂尔多斯国际航线。中美集运运价波动,美棉对孟出口增,中缅冷链合作突破。
中国香港
🔹 深港共建“东莞—香港空侧联运枢纽”正式投入运营
香港机场管理局与东莞市政府合作建设的“东莞国际空港中心”及香港机场空侧海空联运货运码头正式投入运营。该枢纽是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可实现出口货物在东莞完成安检、通关、打板等流程后,经驳船2.5小时直达香港机场货机,无需重复安检。预计每年服务跨境电商、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货物超80万吨,运营成本降低50%,处理时间缩短1/3。
中国深圳
🔹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再升级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意见》再推出一批改革措施、落地一批创新试验、深化一批开放举措,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其中,明确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进一步扩展国际快递业务(代理)经营许可审批权限下放区域,深化国际航行船舶相关配套制度改革等,为低空经济、国际快递等物流相关领域带来重大利好。
中国广州
🔹 广州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新一轮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作为核心载体助力广州成功入选。该枢纽是粤港澳大湾区冷链物流的重要节点,依托铁路、公路、海运和空运优势,打造国际冷链贸易门户枢纽。目前已建成100.3万立方米冷库,全部建成后库容将达184万立方米,并已开通多条冷链班列线路,覆盖东南亚、欧洲等地区。
中国上海
🔹 上海危险品恒温物流发展情况受到关注
6 月 12 日消息,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和物流中心,危险品恒温物流系统逐渐发展成熟。相较普通危险品物流,恒温物流安全性强,但成本较高。与其他恒温物流领域相比,危险品物流的安全管理要求更严。上海拥有多个现代化的物流园区和危险品专用仓库,配备完善的温控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整合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中国天津
🔹天津 — 成都汽车零配件快运班列周年记
6 月 9 日相关媒体报道,自去年 6 月 8 日天津集装箱中心站发往成都城厢站的汽车零配件快运班列首发以来,已平稳运行一周年。该班列实现了每周 3 列的常态化运行,成为连接京津冀与成渝地区的重要纽带。一年来累计发运量达 7308 标箱,增加运输收入 2449 万元,为企业节省了约 300 多万元的物流成本。
中国青岛
🔹青岛港新增国际货运航线
6 月 13 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开通 “青岛 - 塔什干 - 俄斯特拉发” 国际货运航线,首趟航班搭载 46 吨汽车配件、电子产品等货物,经乌兹别克斯坦中转至捷克及欧洲其他国家,填补了青岛至中欧定期货运航线的空白。该航线将逐步转为定期班列,进一步增强青岛作为区域性航空枢纽的国际货运能力。
越南
🔹 海防港新码头投入运营
6 月 13 日,越南北部最大深水港 —— 海防海泰国际集装箱码头(HHIT)正式投入运营。该码头由越南 Hateco 集团与马士基旗下 APM Terminals 合作开发,年吞吐量提升至 710 万标箱,可处理 18,000 标箱级超大型船舶。HHIT 已纳入马士基与赫伯罗特的 “双子星合作” 航线网络,北越至欧洲海运周期有望从 35 天压缩至 28 天以内。码头配备5 台超大型岸桥,提升区域物流效率。
韩国
🔹 韩国新增至中国鄂尔多斯国际航线
6 月 11 日和 12 日,韩国仁川、大邱分别开通至中国鄂尔多斯的直飞航线,由中国联合航空采用 B737 客机执飞,飞行时间缩短至 2 小时 30分。这两条航线不仅促进中韩旅游交流,也为电子产品、纺织品等货物运输提供了更高效的航空通道。鄂尔多斯机场计划后续新增釜山等国际航线,强化区域物流枢纽功能。
美国
🔹 中美集运市场运价波动加剧
根据 6 月 9 日发布的中美集运贸易数据,上海至洛杉矶航线现货运价已突破 4500 美元 / FEU,较 5 月中旬上涨 21%。这一涨幅主要受关税政策预期(如钢铝关税上调至 50%)和货主提前备货影响。马士基、中远海运等航司通过 “大船换小船” 策略恢复美线运力,预计 6 月下旬周均加班船将达 7 艘,空班现象逐渐消失。不过,市场出现分化:高价值商品(如电子产品)优先选择空运(时效 3-5 天),而纺织品、家居等品类转向墨西哥中转,通过 USMCA 协定享受零关税待遇。
孟加拉国
🔹 美国陆地棉出口孟加拉国量显著增长
根据 6 月 12 日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2025 年 5 月 30 日至 6 月 5 日期间,美国陆地棉对孟加拉国的出口装运量达 6379 吨,较前四周平均水平增长 19%。这一增长反映了孟加拉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服装出口国的原材料需求旺盛,同时也表明中孟纺织供应链合作的持续深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棉花通过海运抵达吉大港后,通常通过达卡 - 吉大港高速公路和卡纳普里隧道快速分拨至纺织工业区,物流时效约为 7-10 天。
缅甸
🔹 中缅冷链物流合作取得突破
6 月 13 日,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与缅甸农业合作公司签署协议,开通 “南宁 - 仰光” 冷链专线。该专线采用温控集装箱运输,支持生鲜农产品(如缅甸鲜辣椒、热带水果)从仰光港到南宁吴圩机场的 “门到门” 运输,全程冷链监控,时效缩短至 48 小时。首单 3.6 吨缅甸鲜辣椒已于 6 月 10 日通过南宁机场口岸通关,这是缅甸生鲜农产品首次通过空运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此外,广西企业还在仰光建设 2 万吨级冷链仓库,计划 2026 年投运后覆盖缅甸 80% 的果蔬出口物流需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