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九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帕拉塔航空 - 本周引进首架飞机
据航空业2日消息,帕拉塔航空将于27日在金浦机场举行首架飞机引进仪式。首架飞机为空客A330-200宽体双发客机。当天,首席执行官尹哲民将亲自公布公司未来的业务计划。
帕拉塔航空的前身是2016年成立的FlyGangwon,期间经历了诸多波折。它以江原道襄阳机场为基地,旨在成为江原地区的主要低成本航空公司(LCC),但由于市场饱和和新冠疫情导致的需求低迷,陷入经营困难。2023年,该公司归还了全部六架飞机,并进入企业重整程序。
去年6月,帕拉塔航空被Winnix收购并更名。
帕拉塔航空在获得国土交通部颁发的特别适航证明后得以引进首架飞机。该证明是在审查飞机制造商或所有者提出的运营范围并判断其安全后颁发的。此外,帕拉塔航空于本月初完成了对今年初招聘的约60名首批公开招聘乘务员的培训,完成了重新起飞的准备工作。
然而,该公司尚未取得航空运营证书(AOC)。AOC是允许航空运输业务运营的许可证,需通过国土交通部对组织、人员、运营管理、维护及乘务员培训计划的检查。重大变更,如航空公司最大股东变更,也需重新取得AOC。没有该证书,航空公司无法运营航班。
2) “大韩航空与韩亚航空货运合并”整合后的仁川航空 - 面临内外挑战
即将通过收购韩亚航空货运部门成立整合法人的仁川航空正面临最后阶段的困难。成为第二大股东的创始人接连对公司提起诉讼。此外,还有整合来自不同工作环境的员工的“组织管理”难题。
据24日行业和法律界消息,仁川地方法院民事14部正在审理仁川航空创始人朴永光对公司股东大会决议无效确认的诉讼,法院尚未确定具体审理日期。
朴永光于2012年创立仁川航空,2022年私募股权基金(PEF)运营商Socius获得51%的控股权,成为最大股东。截至去年12月31日,股权结构为Socius航空(特殊目的公司)占80.3%,朴永光占19.4%,仁川市政府占0.3%。
在大韩航空与韩亚航空合并过程中,欧盟委员会(EC)要求出售韩亚航空货运部门,仁川航空决定收购该部门。对Socius而言,这是一个提升公司价值并通过退出回收投资的机会。成为第二大股东的朴永光自去年11月起开始对仁川航空的行动提出异议。他曾申请禁止行使表决权的临时禁制令,但仁川地方法院民事21部驳回了该申请。朴永光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但于今年4月撤诉。
仁川航空于今年1月签署了收购韩亚航空货运部门的合同,并于2月从韩亚航空租赁了一架波音747-400F。朴永光在2月举行的仁川航空临时股东大会上针对货运部门合并相关决议提起无效诉讼。最终收购日期从7月1日推迟至8月1日,因部分韩亚航空海外货运航线的海外竞争当局批准延迟。仁川航空正加速合并程序,包括将总部迁至首尔江西区麻谷洞。
随着仁川航空面临内外挑战,有声音认为合并后实现化学整合将面临困难。公司还需在日益激烈的航空货运市场中展现存在感。仁川航空相关人士表示:“关于朴永光的诉讼,我们尚未收到官方立场。”
3) 关税期限临近,航空货运市场未现需求激增 - 运费持续“稳定”
尽管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高关税期限(8月1日起,部分延至8月18日)即将来临,航空货运市场未出现明显的需求激增。由于提前装运已基本完成或贸易谈判延迟导致的观望态度,运费保持稳定。Freightos援引其航空运费指数(FAX)表示,中国-美国航线运费较前一周下降7%,至每公斤5.17美元;东南亚-美国航线运费持平,为4.84美元;南亚-美国航线下降4%,为4.55美元。
欧洲-美国(大西洋航线)运费也略有下降,至每公斤1.77美元。
Freightos指出:“尽管关税期限临近,紧急航空运输需求并未显著增加”,这归因于对贸易谈判达成协议的期望、可能的延期或提前装运的影响。
尽管7月初部分货主预计会出现紧急货运量,但市场保持平静。这可能因为中小进口商难以承受25-40%的关税上调负担,选择“观望”策略。与此同时,海运市场运费明显下降。亚洲-美国西海岸航线的即期运费从6月中旬的每FEU 6000美元暴跌60%至上周的2325美元。东海岸航线运费从7100美元降至4100美元,同比下降57%。
其他主要海运运费指标包括:
4) 中国新货运航空公司“湖北国际货运航空”成立 - 以鄂州花湖机场为中心的全球枢纽战略
中国湖北省鄂州市作为打造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的一部分,正式成立了新货运航空公司“湖北国际货运航空”。多家中国相关媒体报道,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EHU)为基地,这家新货运航空公司将于明年正式启动,目标是进军全球货运市场。
该航空公司以合资形式成立,瑞丽航空集团(Reignwood Aviation Group)持股90%,鄂州长达投资控股集团持股10%。湖北国际货运航空计划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设立审批程序。
该航空公司计划在成立后5年内拥有20架货机,开通10条以上洲际航线,实现年收入50亿元(约9500亿韩元)。在25年内,目标是拥有100架货机,年收入达到300亿元(约5.7万亿韩元),构建综合国内物流网络,制定了所谓的“全球运营战略”。
与此同时,位于湖北鄂州的花湖国际机场于7月17日迎来开航三周年。作为货运专用机场,花湖机场在过去三年处理了超过6万次货运航班,累计货运和邮件量突破200万吨。
花湖国际机场是亚洲首个人工智能世界第四个货运专用机场,于2022年开始全面运营。此后,其客运和货运航线扩展至121条,其中17条客运航线连接中国24个城市,104条货运航线连接包括欧洲和亚洲主要枢纽在内的48个海外城市。
2025年上半年,国际货运和邮件量同比增长252%,达到22万吨,同期国际和区域航班增加333%,达到6500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