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tangle

EXTRANS 将物流的力量推动到全世界.

旭辉空运国际 - 第29周25年航空业更新

 航空货运概况

1) 比关税更可怕的是通关问题 —— 应对美国政府取消 “最低免税额度” 后的风暴毫无对策

  • 尽管全球航空货运市场处于淡季,但上周全球主要航空物流枢纽的运费却一同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中美可能重新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以中国和欧洲为中心的运费上涨势头备受市场关注。
  • 据航空货运运费分析机构 TAC Index 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 14 日,综合全球航空货运运费的波罗的海航空运费指数(BAI00)较前一周上涨 3.4%。
  • 该指数仅比去年同期低 3.1%,显示出在季节性传统淡季中,市场表现出超出预期的稳健性。
  • 尤其是中国出发的主要航线运费引领了上涨趋势。根据 TAC Index 最新的 BAI 现货指数,香港出发航线(BAI30)的运费每周上涨 1.8%,同比降幅仅为 6.7%。上海出发的航空货运运费(BAI80)周涨幅达 4.1%,同比降幅收窄至 3.0%。
  • 相反,越南出发至欧洲的运费变动不大,但至美国的运费略有下降。印度出发的货运运费在欧洲和美国航线均呈上升趋势。

 

2) 全球航空运费无法回归原位!

  • 美国近期宣布将取消适用于 800 美元以下进口商品的 “最低免税额度(De Minimis)” 豁免政策,全球供应链行业因关税负担的影响而高度紧张。但许多物流供应链专家指出,这项取消政策的影响力可能不在于关税附加负担,而在于 “通关系统”,而非 “关税” 本身。
  • 最低免税额度豁免制度(从成本角度而言)是迄今为止让美国中小型电商企业和海外销售商实现商品快速高效流通的核心制度。行政部门忽视了一点:全面取消该制度不仅会增加关税负担,更重要的是会产生大量额外的通关申报工作。
  • 关于取消最低免税额度的问题,在物流运输市场的现实中,能够承担新增通关申报工作的人力和系统并不充足,有观点认为,这可能带来比单纯承担额外关税更高的时间成本负担。
  • 一位专家指出:“英国在脱欧过程中有过类似经历。脱欧后,英国每年的通关申报量预计将从 5000 万件增至 3 亿件,当时不断有警告称,处理这些申报需要新增 5 万名通关人员,但英国政府实际提供的预算仅为 800 万英镑,仅能承担约 3500 人的培训费用。” 并警告(美国政府)应以此为戒。
  • 然而,宣布取消最低免税额度后,美国的情况与过去的英国并无太大不同。对此,经济专业媒体报道称:“据估算,美国至少需要新增 2.2 万名通关专家,但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已面临 5000 多人的人力短缺。此外,在美国培养一名通关专家至少需要 2 年时间。”
  • 物流供应链市场相关人士指出:“更大的问题是,虽然取消最低免税额度已成现实,但无论是政府还是行业,都几乎没有为补充相关人力采取行动。部分政策制定者主张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力,但人工智能虽能提高工作速度,在处理复杂申报单的个别特性和例外情况时却存在局限性。”
  • 最终,专家们指出,关税政策的转变必须有支撑其落地的系统性行政体系。美国全面取消最低免税额度无疑将成为全球贸易环境的重要转折点,但如果作为政策执行核心的通关系统强化无法得到支撑,那么物流延误、行政瘫痪、电商供应链混乱等后续影响将不可避免。

 

3) 匈牙利 —— 崛起为欧洲电池供应链的核心枢纽

  • 在以电动汽车(EV)为中心重构的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匈牙利正迅速崛起为欧洲电池供应链的核心生产基地。它正逐步成为欧洲为数不多的拥有从原材料采购、中间品生产、电池芯及模组制造,到回收和出口的完整 “电池价值链” 的国家。以 2023 年为基准,匈牙利的电池生产能力约为 87GWh,政府目标是到 2030 年将这一能力提升至 250GWh 以上。这一规模可满足欧洲约 35% 的需求,匈牙利有望跻身全球电池生产国前四(仅次于中国、美国、德国)。
  • 韩国三星 SDI、SK On 等主要电池芯制造商及材料・零部件合作企业率先进入匈牙利,是构建这一产业生态系统的核心。韩国企业通过进入匈牙利,获得了欧盟地区内的贸易优惠以及应对当地法规的战略优势;匈牙利政府则将这些投资指定为战略产业,并配套提供税收优惠、基础设施支持等全方位扶持政策。在电池产业可持续性和技术监管强化的趋势下,匈牙利境内的供应链重构预计将对韩国企业的欧洲市场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 匈牙利正确立作为欧洲电动汽车电池产业核心枢纽的地位,并正迅速从单纯的生产基地,向涵盖前后端供应链、技术开发、政策制度及可持续性的综合型绿色与全球供应链(GSC)中心演进。通过《2030 年国家电池战略》,匈牙利旨在打造全球顶尖的电池生产能力,在接纳欧盟环境・贸易法规的同时,全方位吸引全球价值链(GVC)投资。
  • 在这种环境下,韩国企业在欧洲获得了稳定生产基地、提升欧盟市场准入性、增强环保竞争力等多方面的战略机遇。三星 SDI 和 SK On 正积极扩大在匈牙利的生产能力,通过核心材料联合生产、本地加工、回收利用、构建因地制宜的物流体系等方式,同时满足供应链稳定性和原产地规则要求。尤其是在匈牙利的韩国企业,其存在已超越单纯的市场进入,正在生态系统中发挥核心作用。

 

4) “整合仁川航空” 8 月 1 日起飞

  • 仁川航空 - 韩亚航空整合法人将组织架构重组为 5 个本部、2 个室、8 个部门、35 个团队、22 个海外据点及 13 个分部。
  • 在金官植代表理事体制下,设置中央控制室及营业本部、维修本部、飞行本部、战略本部、经营本部;营业本部长由吴允奎担任,维修本部长由全济镇担任,飞行本部长由李钟振担任,战略本部长由裴焕基担任,经营本部长由姜仁九担任;安全保障室长为金吉成,综合控制室长为宋在光。此外,全济镇本部长兼任维修企划部门长,李钟振本部长兼任飞行企划部门长,以此完成组织架构重组。
  • 此次组织架构重组的特点是大量韩亚航空货运事业部出身人员被任用。相反,部分原仁川航空高管近期已离职或在组织重组过程中退居二线。
  • 业界认为,自从仁川航空收购韩亚航空货运部门过程中李升焕会长下台以来,锦湖韩亚航空会长金冠植体制已经确立。
  • 据悉,韩亚航空人员自然也因此掌权,整合后的公司将全面开通美洲航线等远程航线。
  • 有解释称,这是考虑到仁川航空现有员工运营中长途航线经验相对不足。仁川航空正加快推进约 200 名自有员工与约 800 名韩亚航空员工的 “化学融合”。首先,随着组织和人员规模扩大,仁川航空将设立新的首尔办公室(Won Grove),规模约 1250 坪,比之前使用的办公室更大。近期已召开 “整合工作坊”,法人成立后,还将推进旨在现场运营的 “一线座谈会”、以及让仁川航空和韩亚航空员工共同解决共性课题的 “相通项目” 等员工融合与沟通计划。
  • 整合法人成立后,也在推进北美航线运营的准备工作。仁川航空正在研究运营覆盖美国东西部的货运航线,涉及洛杉矶国际机场、旧金山国际机场、哈茨菲尔德 - 杰克逊亚特兰大国际机场、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等。此外,仁川航空 6 日公告称,为解决收购韩亚航空的款项及合并相关费用等,将实施规模为 8200 亿韩元的向股东配售的有偿增资。
  • 在飞机运营方面,也存在出现失误的可能性。仁川航空运营的 737F 机型与韩亚航空的 747F 机型因机身大小不同,转运运营存在困难。因此,即便将两种机型分别投入短途和中长途航线,若不可避免地需要转运,其航班延误的可能性也高于其他公司。此外,仁川国际机场第一货运航站楼的改造,对于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的仁川航空而言,可能导致 BUP 货运作业等出现时间延误。
  • 与此同时,不仅大韩航空,达美航空等其他外国航空公司也对仁川航空进军北美航线持警惕态度,激烈的竞争在所难免。

Share this article :

back-to-top

top